活化剂在氧硫混合浮选中的运用
王少东 昆明冶金研究院 云南昆明 650000 邓云良 中国选矿药剂网 云南昆明 650041
摘要:针对低品位氧硫混合铜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成本高,铜金属品位和回收率低的现状,采用活化剂,硫化钠的最佳用量,通过氧硫混选生产试验工艺,以昆明东川某300t/d铜选厂为例,有效地提高了该选厂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活化剂;硫化钠;氧硫混选;混合铜矿
Abstract:It is high about the processing cost of the low-grade copper oxide sulfur mixed, and
the copper grade and recovery rate is low. I will take the best match dosage of the activator and sodium sulfide, and oxygen-sulfur mixed flotation test proces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mill plant effectively. In the article below, it is an example of cooper flotation plant , which the processing abilitity is 300ton/day in Kunming Dongchuan.
Keywords:activator, sodium sulfide, oxygen-sulfur mixed flotation, mixed copper.
前言
低品位的氧硫混合浮选历来是选矿试验研究和生产中的难题。一是铜品位低,只有0.8%-2%。二是氧化率高,通常在50%-90%之间,生产中对此类混合矿一般用浮选或者酸浸两种方法。在浮选中多为先选硫化矿再选氧化矿,这就需要两套选矿工艺,这会让选厂的成本大大增加。对于酸浸法,由于品位低,大量浸液会与非可选金属作用,还由于一部分硫化矿不能被浸出来,回收率得不到提高。
基于上述状况,为此我公司开发出一种新型工艺——在铜活化剂作用下氧硫混选。下面以昆明东川某300t/d的铜选厂为实例介绍。
1 .矿物组成
试样中主要的金属矿物是黄铜矿、辉铜矿、蓝铜、硅孔雀石、孔雀石,其次有少量的黄铁矿、褐铁矿等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和绢云母、绿泥石、蛇纹石等黏土矿物。原矿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列于表1。
表1 试样多元素化学分析结果
2.生产试验方案矿石颜色主要呈灰黄色,构造主要为块状、斯层状、条带状、浸染状构造;黄铜矿主要呈自形和半自形晶的形式,呈条带状、浸染状、星点状等分布于矿石中,石英、方解石和绢云母、绿泥石等黏土矿为脉石矿物,呈层状构造;在岩石中可见有石英脉、方解石脉充填在矿石之,该矿氧化率68%。
2.1生产试验主要药剂制度
生产性浮选试验主要药剂包括调理剂碳酸钠和硫化钠等;主要活化剂为LF-28和LF-11,主要捕收剂为LF-16、LF-A;起泡剂为松醇油。
2.2主要生产设备
(1) MB1830型球磨机;
(2) SF-2.8自吸式机械搅拌浮选机;
2.3生产试验工艺
初步确定浮选工艺:二级破碎、一段磨矿分级、两次搅拌、一次粗选、三次扫选、三次精选。
3.生产结果与分析
3.1活化剂种类对比
在固定调理剂、捕收剂用量不变的前提下,控制磨矿细度为180目占70%,LF-A捕收剂 150g/t,LF-16辅助捕收剂50g/t,碳酸钠2000g/t,松醇油40g/t,对LF-28和LF-11两种活化剂及空白活化剂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使用活化剂的情况下,混合铜精矿的品位及回收率都有显著提高;且在活化剂用量相同和不用活化剂情况下,LF-11对该铜矿的活化效果明显优于LF-28和空白活化剂。
图1.活化剂试验结果
3.2活化剂用量试验
在确定使用活化剂LF-11的情况下,保持磨矿细度、调整剂和捕收剂的用量不变,对LF-11活化剂的用量进行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当活化剂用量为400g/t时,浮选指标较佳。所以选定LF-11型活化剂用量为400g/t。此时铜精矿回收率为78%、品位为22%。
图2
3.3硫化钠的用量试验
在氧硫混合浮选流程中强还原剂硫化钠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巧妙使用硫化钠是浮选的一种艺术,现对硫化钠用量及加药位置进行生产试验研究。按以上条件控制磨矿细度及活化剂、调理剂和捕收剂的最佳用量不变,对Na2S用量进行条件试验,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Na2S用量的逐渐增大,铜精矿中铜的品位逐渐上升。当Na2S用量为2800g/t时,铜精矿中铜品位为22%,回收率为78%。但Na2S用量过大,硫化铜部分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略有下降。综合考虑铜精矿中铜的回收率和品位,确定Na2 S分段加入量为2000+800g/t时,浮选效果较好。
在进行Na2S用量条件试验过程中,初步确定矿浆PH值在7.8~9.0范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硫化部分的抑制和硫化钠的用量。在
此不再叙述。
4.硫化钠和活化剂的综述
图4.铜一粗三精三扫流程
在氧硫混合铜矿浮选中,由于一定量的Na2S致使矿浆中的硫化矿部分被抑制;经反复试验证明,添加最佳计量的活化剂后,矿浆中的硫化矿不易被抑制,而被硫化后的氧化矿的硫化膜不易脱落,从而达到氧硫混选的目的,进一步提高金属回收率。在此过程中活化剂、硫化钠用量的匹配至关重要,经活化后的有价金属表面电位会迅速提高,而硫化后的有价金属表面点位会迅速下降,经活化再硫化后的有价金属表面电位将回到浮选最佳值,这个效应取决于活化剂、硫化钠的用量匹配。(如图4所示)
5 .结 论
1) 通过活化剂种类和空白对比试验可知,在氧硫混合铜矿浮选作业中活化剂LF-11型的使用其它活化剂使用浮选效果要好 。
2) Na2S 的巧妙使用加强了对氧硫混合铜矿的氧硫浮选平衡,较大程度提高了铜精矿的质量。生产流程试验得到总铜精矿铜品位达到22.0%,铜回收率为78.00%。
3)活化剂与硫化钠的配合使用促进了硫化铜和氧化铜在回收率和铜精矿品位上的平衡最佳状态,经试验证明该矿最佳匹配量为:活化剂400g/t,硫化钠分段加入1800g/t + 1000g/t。
参考文献
[1] 罗良烽,文书明,周兴龙. 氧化铜选矿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矿业快报,2007,(08):26-28.
[2] 武俊杰,戴惠新,高利坤. 某难选氧化铜矿的分段硫化浮选试验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0,(06):40-42.doi:10.3969/j.issn.1001-0076.2010.06.011.
[3]胡为柏. 浮选[M]. 北京. 冶金出版社. 1982
[4] 王少东、乔吉波、李育念、孙贵爱 云南某氧硫混合铜矿选矿工艺研究[J ]. 云南冶金. 2010 (6):10-14
[5]谢贤. 童雄. 张汉平.等 云南某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J ]. 云南冶金. 2008 (6):24-26
[6] 陈代雄 , 杨建文, 李观奇, 等.高海拔地区复杂铜铅锌多
金属硫化矿浮选试验研究及应用[J].有色金属(选矿部
分 ), 2009(6 ): 1— 6.
[7] 王淀佐 , 胡岳华. 浮选溶液化学[M ]. 长沙: 湖南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88 : 162—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