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生磷灰石的浮选过程中,面临多个技术难题,哪些是业内亟需要解决的?
首先,外生磷灰石是生成于沉积岩中的磷灰石,这类磷灰石主要由生物沉积或生物化学沉积形成,通常呈结核状,与钙质类脉石的表面性质极为相近,这种相似性增加了浮选过程中目标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的互混,降低了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这导致浮选药剂的选择性降低,使得分选变得困难;
其次,粗粒外生磷灰石在浮选机中不易悬浮,与气泡碰撞的机会减少,且易从气泡上脱落;细粒外生磷灰石比表面积大,表面能显著增加,不同矿物的表面间易发生非选择性互相凝结,同时与气泡碰撞的可能性小,降低了浮选速率;
第三,矿泥过多会吸附大量的浮选药剂,使矿浆中药剂浓度降低,破坏了正常的浮选过程,因此,矿泥的絮凝罩盖作用也会影响外生磷灰石的浮选效果。
有没有办法可以有效改变现状,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尝试这样来操作:
1、采用多段磨矿流程,控制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使其既不过粗也不过细。在磨矿后进行分级作业,通过筛分或水力分级去除过粗或过细的矿粒,提高入选矿石的品位;
2、添加适当的pH调整剂(如石灰、碳酸钠等)和氧化还原电位调整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等),控制矿浆的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以减少溶解组分对浮选过程的影响;
3、适当增加矿浆浓度可增加矿浆的浮力,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至最佳浓度范围;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10F磷矿反选捕收剂,对于变质磷灰石的反浮选均有较强捕收性和良好选择性,平均能提高3-7个回率。
LF-10F磷矿反选捕收剂系环化混合脂肪链有机盐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灰白色膏状,基本无味;有效活性达75%~85%,PH为9-10,易溶于水,环保产品,使用磷矿抑制剂,在微酸性矿浆下使用该捕收剂600g/t-1000 g/t,直接配成5%-10%的水溶液使用,对硅质、碳质脉石均有捕收效果。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