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铜矿中的金浮选为什么有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氧化铜矿中的金往往与多种矿物共生,这些矿物之间的性质差异较大,导致浮选过程中难以实现有效分离。特别是当金以微细粒或包裹体形式存在时,其分离难度更大;
其次,氧化铜矿中的脉石矿物如硅质、钙质及铁质等也对金的浮选产生不利影响,这些脉石矿物的存在使得浮选药剂的选择性变差,难以实现对金的精确捕收;
第三,针对氧化铜矿中的金浮选,传统的浮选药剂往往效果不佳。这是因为氧化铜矿物本身具有较强的亲水性,捕收剂难以透过其表面的水化膜作用于矿物表面
此外,氧化铜矿中的金浮选技术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技术参数的控制。例如,磨矿细度、药剂用量、浮选时间等都对浮选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矿石性质的差异和浮选设备的限制,这些技术参数往往难以得到精确控制。
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难题,进一步提高浮选效率和经济效益?
可以尝试以下这些方法:
1、通过合理的磨矿和分级处理,将矿石破碎至适宜的粒度范围,提高金的解离度和浮选效果;
2、对氧化铜矿物进行硫化处理,提高其可浮性。通过添加硫化剂(如硫化钠)等,使氧化铜矿物表面形成硫化膜,从而增强其与捕收剂的亲和力。注意控制硫化剂的用量和硫化条件,避免过度硫化或硫化不足对浮选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3、针对氧化铜矿中金浮选的难点,设计合理的浮选流程,如采用分段加药、分段浮选等工艺,提高金的回收率和精矿品位;
4、考虑采用浮磁联合工艺等先进技术,实现硫化矿物与氧化矿物的有效分离,提高浮选效率
5、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主要针对氧化铜矿中的金,有较好的捕收性和选择性,与16型药剂配合金、银随铜上浮,一般富集比在15-25倍左右 ;在保证精品位上,平均能提高2-5个金属回收率。
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系异构基团支链喹啉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黄色粉状,微有苦味;有效活性达95%~98%,矿浆PH为7.0-7.5左右,不溶于水,用量为30g-80g/T;可溶解在10%的片碱水溶液中,再配水10%浓度使用。
本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