锑氧化率小于30%的矿石一般为原生矿石,其主要氧化物为硫化锑,这类矿石的选矿方法虽然相对较多,但由于氧化率较低的缘故,给选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在锑矿石中,硫化锑矿物常与多种脉石矿物紧密嵌布。一些脉石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其表面性质与硫化锑有相似之处,在浮选过程中容易产生夹杂现象。尤其是当硫化锑颗粒细小且分散于脉石矿物中时,难以通过常规的浮选手段实现有效的解离与分离,导致精矿品位难以提高;
其次,为了实现硫化锑与脉石矿物的有效解离,需要确定合适的磨矿细度。但在低氧化率硫化锑浮选时,过度磨矿可能导致硫化锑矿物的过粉碎,使其表面活性位点被破坏,降低捕收剂的作用效果,进而影响浮选回收率;而磨矿细度不足,则会使硫化锑与脉石矿物解离不充分,导致精矿品位下降。
第三,传统的硫化矿捕收剂在低氧化率硫化锑浮选中面临选择性不足的问题。例如,黄药类捕收剂虽然对硫化矿有一定的捕收能力,但在硫化锑与某些伴生硫化矿(如黄铁矿)共存时,难以实现对硫化锑的精准选择性捕收。这是因为它们与不同硫化矿物表面的作用能差异不够显著,容易造成共浮选现象,降低了硫化锑精矿的纯度。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研发针对性的浮选技术和工艺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怎样才能提高低氧化率硫化锑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不妨尝试从这些方面进行处理:
1、对硫化锑矿石进行适度的预氧化可以改变其表面性质。例如,采用温和的氧化剂在特定条件下对矿石表面进行氧化,使硫化锑表面生成一些活性氧化层。这些氧化层能够改变矿物表面的电位和活性位点,增强其与浮选药剂的相互作用。但预氧化程度需要精准控制,因为过度氧化会将硫化锑转变为氧化锑等难浮选的矿物形态;
2、通过添加特定的表面活性剂对硫化锑矿石进行预处理。例如,利用含有功能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等)的表面活性剂,使其吸附在硫化锑矿物表面,改变表面的疏水性和亲水性。这种改性可以提高硫化锑与脉石矿物在表面性质上的差异,有利于后续浮选分离;
3、采用多级矿浆稀释和浓缩工艺,根据浮选流程的不同阶段对矿浆浓度的要求进行灵活调整;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9型硫化矿硫铁络合抑制剂,针对辉锑矿中如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它硫化矿等矿物的浮选抑制均有明显抑制性和良好选择性,可完全替代剧毒抑制剂氰化钠。在浮选过程中不仅抑制了硫、铅、锌、铁、铜等金属杂质,而且还对硅、硫等非金属物质的降低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活化后可浮选。
LF-39型硫化矿硫铁络合抑制剂系多种特殊有机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品。呈白色液体状;有效活性40%~50%,不选择水质,非危化品,属环保产品,一般用量300g/t-1000 g/t。使用时以实验为准。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