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金属共生型高铁钨华因其特殊的矿物学特性及经济价值,近年来成为选矿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其独特的矿物属性和特质,浮选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技术瓶颈,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高铁(如赤铁矿、褐铁矿)与钨矿物(黑钨矿、白钨矿)表面化学性质相近,传统抑制剂(如水玻璃、淀粉)对二者选择性差。高铁矿物在矿浆中易氧化释放Fe³+,通过羟基络合吸附在钨矿物表面,形成"铁罩"效应,阻碍捕收剂(如油酸、羟肟酸)的有效吸附;
2、高铁钨华矿石中钨矿物常以微米级(<20 μm)嵌布于铁矿物或硅酸盐基质中,磨矿过程中易过粉碎(-10 μm占比超40%),导致传统浮选气泡-颗粒碰撞效率低下。同时,矿石经历长期风化或热液蚀变,表面存在氧化层(如WO₃·nH₂O)及次生矿物覆盖(如碳酸盐、黏土矿物),造成表面能分布不均;
3、共生金属(如Sn、Mo、Cu)的硫化物或氧化物与钨矿物共享相似吸附位点,例如Sn²+与W⁶+在油酸体系中发生竞争配位,降低捕收剂有效浓度。
有没有更切合实际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1、采用高压辊磨(HPGR)替代球磨,通过压应力场产生矿物表面晶格缺陷,优先暴露钨矿物解理面,同时,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铁矿物(介电损耗高),诱发局部热应力导致矿物界面微裂纹,后续磨矿可降低钨矿物过粉碎率;
2、采用分段调浆工艺,第一阶段弱酸性(pH 4.5-5.5)抑制黄铁矿氧化,第二阶段弱碱性(pH 7.5-8.5)活化钨矿,通过动态pH切换实现多矿物分步浮选;
3、在浮选柱内集成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场强化微细粒(-20 μm)的碰撞概率,某选厂应用后,-10 μm钨矿物回收率从45%提升至68%;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5H型活化剂(含氨基羧酸基团)优先活化铜钨华表面金属位点,结合油酸钠-塔尔油复合捕收剂,形成致密疏水膜,捕收效率提升30%,在保证精品位上,平均能提高2-5个金属回收率。
LF-35H型活化剂系异构基团支链砜胍咪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淡黄色液体状,通过配位键选择性结合矿物表面金属离子,可增强捕收剂定向吸附,与16型、30型、39型药剂配合效果更好,一般富集比在15-25倍左右,可直接使用分段加入,用量为200-800g/T。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