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矿的盈利能力,胜过卖车和卖电池的。”
这话放在一年前,确是事实。如今,伴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此言怕是快要站不住脚了。
盖世汽车统计了国内17家锂矿企业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从统计结果来看,2023年,或是锂矿企业财报业绩的转折点。其中,超七成企业净利润同比变化呈现负增长,甚至天奇股份已经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天奇股份为代表的锂矿企业,之所以出现了营收净利双降的罕见现象,大多和去年年底以来,急剧下滑的碳酸锂价格有关。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曾对外称,“锂盐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也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最新表示:“碳酸锂实际成本在3万元/吨左右,碳酸锂价格有可能下降到10万元以下 ”。他还做了测算,整车行业和电池行业可能去年为锂行业至少贡献了1000亿元的利润。
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断崖式下跌,1月现货跌破了50万元/吨的大关,到了4月,价格已经腰斩。直至进入五月,经历3个月时间的下探后,碳酸锂价格才有了止跌的趋势。
5月5日,上海有色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当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小幅上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上涨1000元,均价报18.05万元/吨,近5日吨价累计上涨2000元。
有专业机构认为,二季度新能源市场回暖是必然,碳酸锂价格也有望继续回升,锂电产业链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但锂矿企业要想回到此前暴利的鼎盛时期,怕是有些艰难了。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为稳定锂价健康发展,后续锂矿企业布局或将有大幅度调整。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探的背景下,预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锂矿企业加快全产业链布局,以适应市场趋势。
眼下,部分锂盐厂商正在积极布局氢氧化锂领域。
比如雅化集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调整锂产业扩能规划:一方面,对二期项目进行调整,将剩余未建部分终止,调整为新建一条3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并投入三期建设。另一方面,三期新增年产7万吨的高等级锂盐生产线(氢氧化锂产能3万吨,碳酸锂产能4万吨)建设项目。
无独有偶,天齐锂业也对外表示,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2.4万吨/年氢氧化锂工厂已于2022年11月30日起达到商业化生产能力。
据悉,相比碳酸锂,氢氧化锂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年我国氢氧化锂产量24.64万吨(产能约36万吨),同比增幅约为29.5%。信达证券预计全球动力电池对氢氧化锂的实际需求量将从2020年的6万吨左右提升至2025年的58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