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IEA)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关键矿物展望》报告显示,在经历了两年价格快速上涨后,2023年,锂、钴、镍、铜等能源转型重点矿物现货价格急剧下跌,市场波动加剧。
IEA称,关键矿产市场供应相对充足,使得价格下降,这对于消费方是好事,但对于新投资不是好消息。对于未来供应,这也不是好兆头,IEA补充说。
国际能源署在报告中分析指出,多重因素造成了能源转型关键金属价格下降。一方面,在需求增长强劲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投资供应侧,全球关键矿物供应强劲增长,库存量也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销量增长有所放缓,同时,此前高昂的矿产价格让下游厂商囤积大量存货,进一步推动价格下降。
但是,价格下跌是双刃剑,IEA首席能源经济学家蒂姆·古尔德称。
“关键矿产价格波动或变化对于消费者或制造商电池生产非常重要,但同时价格下跌对导致现有和计划中的项目被搁置”,古尔德认为。
他举例说,由于镍价下跌,30多个新建或扩建镍矿山项目已经搁置。
古尔德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面临风险的项目都是那些促使供应多元化的项目,它们不在前三大生产国之列,而新的生产商面临高成本压力,这可能影响总体供应格局”。
IEA对未来项目分析发现,在世界各国实现国家气候目标情景下,已宣布的项目仅能满足2035年70%的铜需求和50%的锂需求。
如果所有项目能够按计划完成,其他矿产的情况会好一些,但这些项目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关键矿产生产和加工格局。
该报告主要作者,IEA高级能源分析师分析师金泰润(Tae-Yoon Kim)在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如果所有计划项目按期完成,那么这些项目的预期供应能够帮助实现2035年国家和全球气候目标。
金泰润称,“总的来看,供应情况似乎比两年前的评估结果要好一些……。但要确保关键矿产的全球供应,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多元化的情况不容乐观——我们对项目的分析表明,供应多元化进展缓慢。”
为此,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十分必要。报告指出,为提高关键矿产供应多元化程度,可通过加强市场定价机制、利用金融工具对冲风险等方式,刺激多元化融资增长。同时,还可以通过在消费、生产、贸易等环节提供可靠数据,提高矿产市场透明度。
此外,鼓励回收利用、加大相关技术创新力度对扩大关键金属供应来源、缓解潜在的供应压力同样重要。以锂为例,通过合理利用电动汽车退役电池,到2030年回收锂电池渠道可降低约25%的锂盐需求,大幅缓解供应危机。同时,随着回收技术创新发展,到2040年回收获取的铜和镍两大金属也有望大幅增长,足以缓解约30%的一次资源需求。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