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和欧元区消费领域通胀的小幅回升,美联储及欧洲央行的多数决策者倾向于采取逐步降低利率的策略,这一立场促使市场对于两大央行降息幅度的预期有所收敛,进而可能给有色金属价格带来下行压力。10月份,美、欧的Markit制造业PMI指数均低于荣枯线50,部分经济与就业指标疲软,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降息决策提供了依据。同时,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遭遇“二次通胀”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有色金属价格。
至11月14日,据SMM统计,全国主要地区的铜库存较周一减少了1.35万吨,至16.43万吨,与上周四相比更是下降了2.82万吨,实现了连续四周的库存减少,且去库速度呈现加快趋势。与周一相比,全国各区域的库存均呈现下滑态势。尽管如此,总库存量仍较去年同期高出11.45万吨。
数据显示,现货市场交易活跃度稳步回升,持货商坚持高价出货,导致现货流通资源紧张,支撑升水小幅上扬。铜价的持续下跌激发了买方的采购意愿,加速了库存的消化,维持了市场的交易活跃度。然而,午后盘面跌幅扩大,持货商跟随盘面调整报价,买卖双方成交减少,市场交易氛围转淡。
美国10月的通胀数据意外强劲,推动美元飙升至一年来的高位,伦敦铜价承压跌破9000美元大关,创下两个月以来的新低。中国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投资者信心受挫,可能进一步削减多头头寸,空头氛围浓厚,铜价前景黯淡。沪铜市场同样弥漫着悲观情绪,价格持续走低,已跌破73000元这一关键价位。尽管近期铜价下跌,但现货市场交易有企稳回暖的迹象,终端逢低买入意愿增强,有助于加快库存消化。同时,11月电解铜产量因检修增加而减少,为铜价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撑。
然而,市场预计12月电解铜产量将回升,加之资金面紧张,投机者看空情绪加剧,市场普遍持谨慎观望态度,铜价走势难以乐观。
此外,随着年末和海外假期的临近,终端市场仍存在一定的备货需求,推动新增订单稳步增长。但铜箔成品库存增加,将压缩加工费并放缓生产进度。铜板带企业对当前零散订单持谨慎态度,可能导致铜板带箔产能利用率震荡下滑。
总体来看,强势美元继续对铜价构成压制,而国内市场则处于预期真空期。从技术层面看,铜价已跌破前期的震荡区间,价格支撑点移至73000元这一重要水平。预计后续铜价将继续下行,寻求现货市场的支撑。
来源:本网综合长江有色金属网、宏源期货、同花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