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白银市场经历了一轮显著的波动行情。自8月下旬起,白银价值从每盎司38美元的基点启动上行,在10月中旬突破50美元关口,并创下54.47美元的历史峰值。然而,伴随市场条件变化,其价值随后回落至45.5美元水平。这一波动轨迹背后,是宏观环境、供需结构及资金流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供需层面观察,全球白银市场近年已由过剩格局转向持续短缺。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间,全球供应缺口分别为1591吨与7393吨;2023年虽略有收窄,仍达4400吨;而2024年预计将再度扩大至5000吨。
这种结构性失衡源于两方面:工业与投资领域的需求稳步增长,而供给端受制于银矿企业长期资本投入不足,新增产能有限。同时,全球冶炼产能的区域性转移在短期内加剧了现货交割的困难。美国近期将白银列入关键矿产清单并调整相关关税政策,进一步改变了全球白银的贸易流向。大量白银为规避潜在关税壁垒流向美国,导致非美市场现货供应紧张,推升了伦敦市场的现货溢价与租赁利率,10月上旬其一度飙升至34.9%的历史高位。

然而,市场紧张态势在近期有所缓解。随着贸易商通过空运等方式进行套利,以及非英国地区的白银流入伦敦市场,当地可交割现货的供应得到补充,租赁利率随之回落至5.6%附近。这一变化使得此前因现货短缺而大幅走强的伦敦银价重新回落,并与COMEX期货恢复至正常价差关系。与此同时,宏观情绪也在发生转变。10月以来,包括中美在内的多国经贸磋商取得积极进展,贸易紧张局势出现缓和迹象。市场对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减弱,风险偏好回升,资金从白银等具有避险属性的资产流向股市及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进一步促使银价自高位回调。
尽管短期扰动因素促使银价回落,其中长期支撑逻辑并未改变。美联储货币政策预计将保持宽松取向,未来可能继续实施渐进式降息,这将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对白银形成宏观利好。此外,在全球贸易格局与货币秩序仍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贵金属的配置需求依然存在。白银因其与黄金相似的属性,在投资组合中继续发挥风险对冲与收益增强的作用。
综合来看,当前白银市场的调整更多源于现货流动性与市场情绪的短期变化,并未改变其中长期向好的基础。在全球供需格局持续偏紧、流动性环境宽松以及配置需求依然存在的多重因素支撑下,白银价值短期整固后,未来仍具备再度走强的条件。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中泰期货、中国经济网、西部矿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