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渣是炼铜过程中产生的渣,属有色金属渣的一种。对铜渣中贵金属浮选一直是业内重要课题,其中,铜渣中的硫化铜浮选回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这些难题从专业角度来看,都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多金属共生:铜渣中往往含有多种金属硫化物,如硫化铁、硫化锌等,这些金属硫化物的存在增加了浮选的复杂性,特别是当铜锌致密共生时,闪锌矿容易被铜离子活化,导致铜锌分离难度增加;
其次,矿物粒度不均:铜渣中的矿物粒度粗细不均匀,这会影响浮选效果,粒度较粗的矿物难以充分解离,而粒度较细的矿物则容易形成泥化现象,影响浮选过程;
第三,矿浆pH值控制:矿浆的pH值对浮选效果有重要影响。不同的pH值条件下,矿物的可浮性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浮选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矿浆的pH值;
此外,铜渣中的硫化铜浮选,需要选择合适的捕收剂和抑制剂,传统的药剂很难从根本上达到最优浮选效果,有哪些办法可以加以解决这些麻烦?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采用先进的磨矿设备和分级技术,确保矿石达到适宜的粒度,提高矿物的解离度,从而有利于后续的浮选作业;
2、对于含泥量较高的铜渣,进行脱泥处理,以减少矿泥对浮选药剂的吸附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同时,去除其他杂质,提高浮选效率;
3、对于多金属共生的铜渣,可以采用分阶段浮选的方法,先浮选出一种或几种主要金属,然后再对剩余矿物进行浮选,最后,通过半优先混合-分离浮选流程,进行硫化铜浮选;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活化剂,专门针对铜渣中的金、银、硫化铜等,有较好的活化性和选择性,与AT型药剂配合金、银随铜上浮,一般富集比在15-25倍左右 ;在保证精品位上,平均能提高3-7个金属回收率。
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活化剂系异构基团支链喹啉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黄色粉状,微有苦味;有效活性达95%~98%,矿浆PH为7.0-7.5左右,不溶于水,用量为30g-80g/T;可溶解在10%的片碱水溶液中,再配水10%浓度使用。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