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金矿也称为次生金矿,由于风化、侵蚀等作用,砂金矿中的金被释放并搬运至河流、湖泊或海岸沉积下来后形成矿物,虽然砂金矿中的金粒通常较细小,也易于开采,但受浮选技术和药剂等因素制约,其浮选回收过程中也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常规的螯合捕收剂较难实现理想的浮选指标,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首先,普通螯合捕收剂可能无法充分满足砂金矿浮选的需求,其捕收性能可能相对较低,导致浮选效果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砂金矿中的金通常处于游离状态,且金的表面性质复杂,普通捕收剂难以有效吸附在金粒表面,从而影响了金的回收率;
其次,在浮选过程中,普通螯合捕收剂的选择性可能不够理想,容易与其他矿物发生非选择性吸附,导致精矿品位降低。砂金矿中常伴生有多种脉石矿物,这些矿物的存在增加了浮选的复杂性。如果捕收剂的选择性差,就会使得脉石矿物与金粒一同上浮,从而降低了精矿的品位;
3、不同砂金矿的矿石性质、矿物组成和粒度分布等存在差异,而普通螯合捕收剂的适应性可能相对较差,难以适应不同矿石的浮选需求。这就会导致在某些矿石中浮选效果不佳,而在其他矿石中则可能产生过磨、泥化等问题,进一步影响金的回收率。
此外,由于普通螯合捕收剂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不足,为了达到理想的浮选效果,往往需要增加药剂的用量。这不仅增加了浮选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那么,怎样的捕收剂对于砂金矿的浮选才最有助益?
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为该类型矿物浮选药剂的短板提供了重要参考。
如何才能借助有力的捕收剂得到较高的浮选效果?
1、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专门针对氧化铜矿、铜渣中的金、银,有较好的捕收性和选择性。其有效活性高达95%~98%,能够显著提高金的回收率。通过使用该捕收剂,可以更有效地吸附在砂金矿金粒表面,从而提高浮选效果;
2、该捕收剂具有优异的选择性,能够仅对目标矿物(如金、银)产生作用,而减少对脉石矿物的非选择性吸附。这有助于降低精矿中的杂质含量,提高精矿品位;
3、LF-35T型捕收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矿石性质的砂金矿浮选。通过调整药剂用量和浮选条件,可以实现对不同矿石的有效浮选,从而解决普通捕收剂适应性差的问题;
4、由于LF-35T型捕收剂具有较高的捕收性能和选择性,因此在达到相同浮选效果的情况下,其用量相对较少。这有助于降低药剂消耗,减少浮选成本,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需注意的是,在使用LF-35T型捕收剂时,需要严格控制其用量,且矿浆PH为7.0-7.5左右,不溶于水,用量为30g-80g/T;可溶解在10%的片碱水溶液中,再配水10%浓度使用。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