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大量原生矿泥和赭土的氧化铅矿通常属于复杂难选的氧化铅矿类型,给浮选课题研究以及实际生产带来了诸多麻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原生矿泥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达2000-125000px²/g,表面能高,易吸附在氧化铅矿颗粒表面,阻碍捕收剂与矿物的有效作用,导致药剂非选择性吸附,降低浮选回收率;
其次,赭土胶体颗粒与氧化铅矿物容易发生异相凝聚,矿浆粘度增至15-25mPa·s,影响气泡矿化,导致泡沫发黏、跑槽等问题,影响精矿的正常刮出和产品质量;
第三,矿浆表观粘度增加导致气泡上升速度降低至4-150px/s(标准条件8-250px/s),矿泥在气泡表面形成“铠甲效应”,使矿化气泡载重量下降30-40%,浮选机叶轮区剪切应力增至50-60Pa(正常工况30-40Pa),破坏絮凝结构
此外,在磨矿等作业中,原生矿泥和赭土易进一步泥化,产生更多细粒级物料,恶化浮选环境,增加浮选难度。
有哪些实际办法可以逐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考虑尝试这类型的技术手段:
1、采用筛分、水力旋流器、分级机等设备,在浮选前将矿泥和细粒级的赭土预先脱除,减少其对浮选的影响。比如在某铅锌矿中,预先脱泥可使浮选回收率提高10% - 15%;
2、采用阶段磨矿、细磨再选等工艺,控制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减少过粉碎和泥化现象。同时,可在磨矿过程中添加助磨剂,提高磨矿效率和产品质量;
3、采用硫化-黄药浮选、脂肪酸浮选、螯合剂-中性油浮选等多种浮选方法相结合的组合工艺,充分发挥不同工艺的优势,提高氧化铅矿的浮选指标;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AQ型氧化铅矿络合专用捕收剂,对含有大量原生矿泥和赭土的氧化铅矿的浮选均有较强捕收性和良好选择性,并对磁黄铁矿浮选也有效果。平均能提高3-10个金属回率。
某云南铅锌矿(Pb品位2.1%,Fe₂O₃含量18%)采用以上改造方案后,精矿品位从42%提高至55%,回收率提升12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析显示,改造后吨矿处理成本增加8元,但精矿价值提升35元/吨,投资回收期<2年。
LF-AQ型氧化铅矿络合专用捕收剂系异构混合支链琥珀黄原酸酯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红色液体状,微有黄药味;有效活性达85%~90%,PH为7.5-8.5,易溶于水,属无毒、无腐蚀,用量是黄药的1/2—1/3(80g-200g);配合35Q型药剂(30g-100g)效果更佳,不能同时用其它黄药。硫化后使用时必须配水10%或50%浓度,分段加入。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