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矿物与锡矿紧密共生时,其浮选技术面临诸多复杂难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硅酸盐矿物(如云母、长石、高岭石等)与锡矿物(如锡石)表面均呈现亲水性,且表面电荷特性相近(尤其在特定pH范围内),导致传统捕收剂难以实现选择性吸附。例如,在pH中性至弱碱性条件下,硅酸盐与锡石表面均带负电荷,阴离子捕收剂(如脂肪酸类)易同时吸附两者,降低浮选选择性;
其次,硅酸盐矿物易在磨矿过程中过粉碎形成微细颗粒(-10μm),吸附大量浮选药剂,导致药剂效率降低。此外,矿泥会覆盖锡矿物表面,阻碍捕收剂与锡石的接触,并增加泡沫黏度,影响气泡稳定性;
第三、硅酸盐矿物常以细粒或包裹体形式存在,而锡石因密度大易在粗粒级富集。传统浮选工艺对粗粒锡石(>100μm)的回收效率低(气泡附着困难),而对细粒级(<10μm)的浮选因矿泥干扰难以兼顾。
如此复杂的难题,有没有破解的办法?
可以从这些方面加以尝试处理:
1、通过预处理(如氧化焙烧或酸浸)改变硅酸盐表面性质。例如,酸浸可溶蚀硅酸盐矿物中的Al³⁺或Fe³⁺,降低其表面活性,减少与捕收剂的非选择性反应;
2、利用粗粒锡石作为载体,通过疏水团聚效应吸附细粒锡石和微细气泡,形成“矿化团簇”上浮。此方法可减少细粒级锡石的损失,同时降低硅酸盐的夹杂;
3、引入聚丙烯酸钠、水玻璃等分散剂,通过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效应抑制硅酸盐矿泥的絮凝,减少对锡石表面的覆盖。研究表明,分段添加分散剂(如先加分散剂后加捕收剂)可降低药剂消耗20%-30%;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58X型氧化锡矿络合捕收剂,对与硅酸盐矿物紧密共生的锡矿有较强捕收性和良好选择性,有效活性达85%~90%
LF-58X型氧化锡矿络合捕收剂因其特殊的孤对氮结构和高效的螯合作用,不用硫化,用量在300g—400g/T,配合苯甲羟肟酸、白药(80%)效果更佳。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