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特殊风化矿床,黏土型氧化锌矿的浮选难度是业内公知,主要难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锌矿物粒度通常在1-15微米之间,且包裹于黏土矿物团聚体内,常规磨矿难以实现充分解离,这类矿石中-10μm粒级含量普遍≥35%,部分矿床甚至高达60%以上;
其次,黏土矿物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通常>20m²/g)和表面电荷不均一性。以绿泥石为例,其零电点(pH=7.58)与菱锌矿(pH=7.6)极为接近,在浮选pH范围(pH 9-11)内两者均带负电荷,导致异相凝聚现象严重;
第三,含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如Ca²⁺、Mg²⁺离子)和铁质污染。典型成分中氧化镁含量>15%,氧化钙含量>15%,可溶性盐浓度可达200-500ppm,这些组分在矿浆中溶解后会在矿物表面发生竞争吸附,干扰浮选药剂的作用效率。
更有甚者,黏土型氧化锌矿的传统“脱泥-浮选”工艺面临两难困境:脱泥导致细粒锌矿物流失,不脱泥则分选效率低下,给浮选带来了很大阻碍。
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难题,提高浮选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1、在磨矿阶段添加,通过选择性分散和表面改性,优化矿浆粒级分布,减少过磨;
2、加入水玻璃+氨基三亚甲基膦酸+膦酰基羧酸共聚物,膦酸基团与Ca²⁺、Mg²⁺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阻止沉淀罩盖;羧酸共聚物则选择性抑制硅酸盐脉石;
3、对细泥中氧化锌,采用“分散-溜槽-离心”重选流程,分散阶段,添加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破坏矿泥团聚;两段溜槽选别,回收20-40μm粒级锌矿物;再通过离心选矿,分选5-20μm微细粒锌矿物;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11型氧化锌矿专用活化剂,对异极矿氧化锌矿的浮选具有较强活化性。平均能提高3-7个金属收率。
LF-11型氧化锌矿专用活化剂系异构支链有机胺的膦化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对氧化锌矿起活化作用,无捕收性,呈淡黄色液体状,基本无味;有效活性达65%~80%,矿浆PH为10-11,易溶于水,属无毒、无腐蚀,有阻燃性,用量在300g—1000g/T,一般在球磨机入口加入部分,搅拌桶加部分,浮选槽加部分;配合-4、16型捕收剂(30g-100g)效果更佳。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