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次生硫化铜矿物,半氧化辉铜矿由于表层经历了部分氧化,形成了氧化铜与硫化铜共存的复杂表面层,决定了其独特的、往往令人头疼的浮选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机械罩盖:矿泥机械性地覆盖在有用矿物和气泡表面,阻碍气泡与粗粒矿物的有效碰撞和附着;
其次,“劫持”药剂:矿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会非选择性地大量吸附捕收剂和调整剂,极大地增加药剂消耗;
第三,可浮性不均一,回收率波动大:传统硫化矿捕收剂(如黄药)主要与矿物表面的Cu²⁺发生化学吸附,半氧化辉铜矿表面有效的硫化位点减少,导致捕收剂吸附不均,回收率难以稳定,部分氧化严重的颗粒极易流失;
再者,离子活化脉石矿物:矿浆中释放的铜离子会活化诸如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硫化铁矿物以及部分硅酸盐脉石矿物,这使得它们与半氧化辉铜矿可浮性差异变小,导致浮选选择性急剧下降,精矿品位受到严重制约。
有没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麻烦?
针对上述难题,发展了多维度创新技术,从表面改性、矿泥抑制等方面实现突破。
1、分级脱泥:采用水力旋流器或倾斜板浓密机等设备,在浮选前预先脱除-10μm或-5μm的微细粒级。这部分脱除的矿泥可视其有价金属含量,考虑单独处理(如搅拌浸出)或舍弃,从而为主流程浮选创造更佳的条件;
2、擦洗与表面净化:采用擦洗机或高强度搅拌槽,通过机械力清除矿物表面的氧化膜和粘附的矿泥,暴露其新鲜的硫化表面,为后续与捕收剂的作用创造条件;
3、阶段磨选-浮选:可避免矿石过粉碎,采用粗精矿再磨再选或中矿再磨单独处理的流程,既可以实现有用矿物的充分解离,又能尽量减少次生矿泥的产量;
4、利用半氧化辉铜矿中那些可浮性尚好的部分(通常氧化程度较轻)可快速浮起的特点,在第一段粗选时采用高强度捕收和快浮工艺,及时将其回收,避免因循环滞留而导致氧化加剧或泥化;
5、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DF388型氧化铜矿捕收剂,捕收力极强和良好选择性,有效活性达80%~85%,配合11、AT、35T型捕收剂(100g-200g)效果更佳。
DF388型氧化铜矿捕收剂系孤对氮结构的高效螯合作用,兼有气泡功能,呈油状液体,刺鼻性味道;用量在30g—100g/T,使用时配水3%或10%浓度,分段加入,浮选效果明显。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