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沪镍期货主力2312合约收于143580元/吨,再创阶段新低。连续几日,沪镍期货开盘低开为主,盘面维持弱势震荡。面对镍价的连续走软,多位分析师认为,随着镍市全面过剩逐步兑现,市场悲观情绪笼罩导致镍价弱势难改。
据分析,近期镍价下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宏观方面,虽然市场预期美联储11月暂停加息,但经济数据和“更远”的偏鹰预期依然对美元形成支撑,这对包括镍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形成了明显压制。同时,地缘冲突因素依然对商品市场形成扰动,避险情绪下镍价也难有上行动力。值得注意的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产业方面,镍市过剩预期正在逐步兑现,随着电积镍产能继续释放,在镍产业需求不见好转的情况下,镍的全面过剩有所加剧,近期库存累积也较为明显。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大宗商品市场展望》报告中称,由于中国电池需求放缓和镍供应快速增长,2023第三季度镍价较上一季度下跌9%。镍价疲软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中国和印尼的新产能投产,二级镍的过剩日益增加。与此同时,技术发展正在减缓中国镍使用量的增长,因企业转向不需要一级镍的磷酸铁锂(LFP)电池。该报告称,随着印尼和菲律宾镍产量继续增长,镍价预计在2023年下跌14%,2024年再下跌10%。报告预计,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增长将支持2025年镍价反弹,并将成为未来镍市需求的主要推动力。
从整体的供需结构看,今年镍市场已经全面过剩,明年大概率维持供大于需的格局。从结构明细来看,传统产业链条近两年一直处于过剩状态。印尼方面有言论称,其高品位镍矿的储量可能在六年左右耗尽,而印尼高品位矿主要用于传统产业链条镍铁—不锈钢的供应,因此不排除印尼方面可能针对此种情况出台相对应的高品位矿政策,这将给传统产业链条的供应带来新的问题。
从供应端投放节奏来看,电积镍、镍铁、硫酸镍均有新增产能释放,而需求端表现依然清淡,供需对比下镍市过剩加剧。展望明年,随着镍价走弱,电积镍投产节奏或将有所放缓,同时在印尼限制火法冶炼厂建设的背景下,镍铁的快速扩张可能也将放缓。不过,印尼依然有大量中间品产能待投产,这也意味着明年硫酸镍的过剩或将加剧。
分析认为,2023年和2024年镍市供需预计都会保持过剩局面,镍价长线重心仍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性。不过,在较快调整的价格指引下,新产能投放若缺乏更好的价格前景预期,则未来投放与否和投放时间都会受影响,令供需过剩程度出现预期差,从而限制镍价下行的节奏,因此未来还需关注新产能投放的节奏。
来源:本网综合长江有色金属网、金融界、中国有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