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价牛市阶段,锂盐加工企业愿意主动与锂矿企业签订长协,以求保障更多的资源供应。但在锂价熊市阶段,情况会反过来:锂矿企业要主动为锂盐加工企业保障供应。
近期,澳大利亚锂矿商Core Lithium宣布减产,将对碳酸锂的供应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锂盐厂的生产和运营。对于锂盐厂而言,与锂矿商的紧密合作和合理的定价策略变得尤为重要,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在锂矿定价方式转变后,锂矿价格与碳酸锂价格的联动性显著增强。这意味着锂矿价格的下跌可以部分对冲碳酸锂的跌价损失,从而使锂盐厂的亏损变得更为可控。在此情况下,本轮锂价下跌的主要压力方转移到了上游锂矿商。
本轮减产的背景有何不同?
在过去的两年中,澳大利亚的锂矿供应量占全球供应的约50%。然而,预计2023年,澳大利亚锂矿供应量在全球供应中的占比将下降至40%。
与此同时,南美洲的盐湖开发力度正在加大,新项目陆续投产。中国的盐湖项目和锂云母矿供应也有所增加。此外,非洲的锂矿开发进展明显加快。
由于2021—2022年的碳酸锂价格“超级周期”,使锂矿企业积累了大量利润。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亚锂矿企业Pilbara、ALB、MRL、Allkem和Core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0.4亿美元、16.0亿美元、9.3亿美元、6.7亿美元和1.4亿美元。而在上一轮减产周期中,锂矿企业的财务状况普遍较差,例如2020年Pilbara公司的现金储备不足1亿澳元,小矿商的财务状况更糟。
碳酸锂期货的上市对价格波动起到了平抑作用。期货市场使得价格预期能够更加充分和透明地反映,供应端的扰动会拉动远期合约的价格,而期货价格又会影响现货价格。因此,期货市场对碳酸锂的价格波动起到了一定的平抑作用。
本轮减产周期将如何演绎
目前,全球大型锂矿项目的财务状况普遍较好,因此,锂矿被动减产的情况可能会减少。然而,锂矿企业的经营策略仍是关键因素。由于澳大利亚矿山都经历过历史上的锂价上行周期,对锂资源的战略地位和周期性有更充分地认识。这些企业的现金流较为充足,负债率较低,在这一轮价格周期中,销售策略可能会更加灵活。
预计在成本压力下,澳大利亚锂精矿供应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短期内,虽然不会出现“破产事件”,但仍需等待供给侧产能的实质性出清。
虽然供应扰动会阶段性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但在供给过剩的大背景下,反弹的幅度可能有限。依靠价格自然下跌来出清的过程缓慢,而地缘政治因素造成的供给扰动效果更为明显。只有当供给侧的实质性出清达到一定规模,或者碳酸锂需求大超预期时,碳酸锂价格才有望出现真正的“拐点”,并进入新一轮周期。
来源:本网综合每日经济新闻、正信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