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碳酸锂期货市场持续承压,主力合约在弱势区间反复震荡。月初因下游订单不及预期及一季度新增锂资源产能释放,市场过剩矛盾加剧,价格快速下行;尽管月中受中美关税政策预期波动带来短暂反弹,但供需基本面未获实质改善,反弹迅速消退,行情回归疲软态势。
回溯近年走势,碳酸锂经历了一场史诗级的价格重构。从2022年60万元/吨的历史峰值一路下探至当前6万元/吨关口,跌幅超过90%,映射出行业从狂热扩张到残酷出清的完整周期。这一过程中,上游利润被大幅压缩,海外高成本矿山已逐步退出,而盐湖提锂等低成本路线正凭借3万-4万元/吨的成本优势确立市场新锚点,驱动全球供应结构加速重组。
进入6月,供应压力未见缓解。国内排产预计环比增长2.4%至7.17万吨,锂辉石和锂云母提锂在低价资源支撑下维持稳定产出;盐湖端则进入季节性高产期,叠加西藏拉果错盐湖新增2万吨产能投产,低成本产量持续释放。进口方面,南美盐湖发货量维持高位,4月智利出口虽环比下滑,但前期订单延迟到港,预计6月进口仍处高位。与之相对,回收提锂因原料成本倒挂,开工率长期低迷,湿法环节近85%产能陷入停滞。
需求侧则呈现“动能减弱、储能托底”的分化格局。动力电池排产环比下降2.2%,终端车企降价去库存导致电池厂采购意愿低迷;储能领域因美国进口激增200%及国内“抢装潮”形成一定支撑,但政策退坡后需求可持续性存疑。更深远的影响来自技术路线变迁: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龙头密集锁定磷酸铁锂材料产能,印证该路线主导地位,长期支撑锂需求;但钠电池成本下探与再生料产能扩张,也在挤压碳酸锂的潜在增长空间。
库存高压犹如悬顶之剑。全产业链库存攀升至37.3万吨,可满足4个月正常需求,其中冶炼厂库存占比超80%,部分企业库存消化周期长达4个月以上,抛售压力加剧市场恐慌。而期货市场多空博弈白热化,主力合约持仓超21万手,现货升水与远月深度贴水并存,凸显资本对短期反弹与长期过剩的矛盾预期。
当前行业正经历残酷的成本分化洗牌:盐湖提锂企业依托成本优势逆势扩产,如盐湖股份产能翻倍至8万吨;而江西云母提锂厂商因成本高达6万-12万元/吨,产能利用率不足30%,30%中小企业濒临关停。这种“冰火两重天”折射出供给侧出清的必然性——只有当高成本产能实质性退出,市场底部才能真正夯实。
综合研判,6月碳酸锂市场仍处于震荡寻底通道。尽管过剩量边际收窄,但资源端增量未止、需求侧动力减弱,叠加37万吨库存压制,价格或于5.8万-6.2万元/吨弱势盘整。中长期看,行业有望在产能出清后回归理性均衡,而技术驱动型企业将通过资源整合与工艺迭代构建新壁垒,最终穿越周期波动。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国元期货、徽商期货、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