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沉寂已久的碳酸锂期货市场迎来一波反弹行情。这一变化发生在行业成本线被击穿、减产消息频传的背景下,引发市场对价格拐点是否来临的关注。然而,当前产业链深层矛盾依然突出,价格反弹的持续性仍面临多重考验。
碳酸锂行业正经历明显的生产收缩。最新数据显示,冶炼企业整体开工率不足50%,近半数产能已陷入停滞。行业分化态势显著:头部企业凭借稳定的订单和供应链优势,维持着相对较高的生产负荷;而缺乏成本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则普遍陷入困境,部分工厂停产时间长达数月。这种结构性差异导致了一个关键现象——即使市场价格已跌破不少企业的成本线,但占据产能主体的头部企业因原料采购策略灵活、套保操作成熟,其成本支撑逻辑持续弱化,短期内并无大规模减产动力。
下游需求方面,上半年动力电池行业呈现高速增长。1-5月磷酸铁锂电芯产量同比增长超过75%,有力拉动了锂盐需求。但即将到来的三季度传统消费淡季正带来新变数,多家电池企业已计划在7-8月下调排产,这将导致碳酸锂需求阶段性收缩。与此同时,国内盐湖提锂企业即将迎来季节性高产期,海外进口货源虽有短期扰动但整体供应稳定。5月碳酸锂进口量环比骤降25%,主要源于南美供应商暂停发货并寻求价格重谈,若谈判未果,6月进口可能继续收紧。不过从全球锂资源流动看,澳大利亚等地的锂辉石供应仍在增长,海外供给收缩的持续性尚待观察。
政策层面近期释放积极信号。多部委联合出台文件,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强化对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等消费领域的信贷支持,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场情绪,成为本轮反弹的催化剂。但需要清醒认识到,政策传导至实际消费增长尚需时间,而当前碳酸锂现货市场仍处于供过于求状态。
综合供需两端的变化,碳酸锂价格短期内可能因情绪修复和局部供应扰动而止跌企稳,但在高库存与淡季需求减弱的双重压力下,反弹空间和持续性均受制约。中期来看,主力合约价格预计将在5.7万-6.3万元/吨区间内震荡运行。真正的趋势反转仍需等待供需结构的实质性改善——或是供给端出现更大规模的产能出清,或是消费刺激政策显效带动需求超预期回升。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国际期货、中国有色金属报、新浪财经、中国经济网、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