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五月后,现货铜价在经历了前期的盘整后,于六月份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挤仓事件以及国内冶炼厂加大出口的双重推动下,启动了一轮上涨行情,价格一度突破每吨8万元的重要心理关口,逼近年内高点。然而,与铜价攀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下游消费领域表现疲软。多家铜材加工企业反映订单量下滑,生产模式普遍转向更为谨慎的“以销定产”。
在铜的消费版图中,电力行业占据着核心地位。铜杆作为电力线缆的关键原材料,其加工企业的生产活跃度因此成为观察铜实际消费状况的敏感指标。聚焦精铜杆领域,自五月起,代表性企业的开工率便持续走低。尽管六月底部分企业为达成半年度目标曾短暂提升开工,但终端需求的乏力导致产成品消化不畅,库存压力不断累积。
家电行业同样是铜消费的主力军,其中空调因其单台用铜量高且产量占比大(约占家电总产量的38%),成为该领域用铜最多的品类。得益于国内“以旧换新”政策的刺激,2024年下半年空调市场产销两旺,全年产量与销量同比分别实现了19.5%和17.8%的可观增长。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其产量占据了全国总量的35.2%。然而,近期该区域的铜管生产企业却未能延续这种热度。
下游加工环节开工率的普遍回落,主要源于两方面压力。其一,原材料成本高企构成直接冲击。对于线缆企业而言,电解铜成本通常占据其产品总成本的80%至85%。六月份现货铜均价达到78870元/吨,环比小幅上涨0.58%,期间触及8万元高位,直接推高了铜杆价格。空调制造商除面临铜管价格上涨外,制冷剂成本也在攀升。虽然大型终端企业多通过锁价策略锁定主要原料成本,但在进行散单补库时,成本压力依然显著。其二,当前正值传统的消费淡季,并与部分产业自身的发展瓶颈期叠加。每年五月后,随着气温升高影响户外施工进度,线缆行业进入规律性淡季。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基建项目稳步推进的背景下,线缆行业在经历了2020至2024年的高速扩张后,存量市场逐渐饱和,特别是光伏配套线缆需求增长已显乏力。
空调行业虽整体仍处于扩张通道,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其产量增速已明显快于需求增长。叠加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出口节奏放缓,行业社会库存持续积累。业内普遍认为,消化现有库存仍需数月时间,这自然抑制了上游铜管的采购意愿。
展望未来,“金九银十”的传统消费旺季临近,终端对铜材的采购需求有望季节性回暖。不过,需注意到部分地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已开始出现额度限制,这可能会影响市场整体活跃度,使其难以达到去年同期水平。后续市场演变的关键变量将集中在美国政府针对铜产品潜在的进口关税动向、美联储降息路径的实际推进情况,以及国内相关稳增长政策的落地效果。这些因素将共同塑造铜价的运行轨迹和下游需求的复苏力度。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富宝资讯、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