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依据《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款对铜产品启动国家安全调查,此举引发了全球铜市场的密切关注。
尽管特朗普在3月底曾暗示将在数周内宣布相关关税措施,但实际政策落地经历了数月延迟。最终,在7月8日的白宫内阁会议上,他公开威胁将对进口铜征收高达50%的关税,美国商务部长随后表示该关税可能在7月底或8月1日正式生效。北京时间7月10日,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正式确认:“基于收到的强有力的国家安全评估,我宣布对进口铜征收50%的关税,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至此,悬而未决的美国铜关税政策尘埃落定。
此次宣布的关税虽未明确列出征税的铜产品清单,但结合232调查的重点及此前对钢铝征税的实践,市场普遍预期征税范围将包括铜精矿、精炼铜、铜合金、废铜以及大量含铜制成品。不过,对于铜成本占比较低的终端产品,其受到的实际冲击将小于铜基础原材料本身。
该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即时冲击显著。在50%关税宣布前,市场普遍预期税率在10%-20%之间,反映美国与世界市场价差的COMEX-LME铜价差主要在700-1500美元/吨区间波动。然而,消息公布后,COMEX铜价应声大涨,LME铜价承压下行,两地价差迅速扩大至约2560美元/吨(约合LME铜价的26.5%),但仍未完全计入50%关税的影响。
这一提前进口的行为深刻改变了全球铜的货物流向。自2月底232调查启动、两地价差开始走扩以来,套利动机驱动了大量非美地区的精炼铜转向美国市场。LME仓库中可用于COMEX交割的库存被大量提取并运往美国,导致美国以外市场供应收紧,而美国本土库存激增。
与此同时,铜自身的基本面格局也需审视。供应端,主要产铜国智利产量维持高位,秘鲁虽有季节性波动但整体良好。然而,艾芬豪矿业将卡莫阿-卡库拉铜矿全年产量指引中值大幅下调约15万吨(主要集中在下半年),进一步削弱了全球铜矿供应增速预期,加剧了矿端紧张。
废铜市场方面,6月国内精废价差均值小幅扩大至约1350元/吨,提升了废铜替代优势,再生铜杆开工率随之反弹,对精铜替代有所增强。7月初,尽管铜价上涨,但国内废铜供应偏紧限制了替代增量,短期内对价格构成支撑。不过,若美国关税落地后刺激中国精铜进口增加,废铜的支撑作用可能减弱。
综合来看,铜矿供应紧张格局未改,但远期紧张程度通过长单TC谈判被证实略低于极端预期;废铜供应偏紧短期支撑价格,但后续可能受中国进口变化影响;精铜供应短期维持高位,而需求面临淡季压力及清洁能源抢装后的回落风险。叠加美国50%关税落地带来的区域贸易流重塑与价差博弈,铜市场正步入一个复杂多变的时期。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五矿期货、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