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变质岩型磷灰岩作为重要的磷矿资源类型,其工业价值与选矿技术的挑战性并存,业内公认的技术浮选难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细粒嵌布与解离矛盾:矿石需细磨至微米级以实现矿物解离,但过磨会导致细颗粒表面能增加,引发药剂非选择性吸附及矿泥夹带,降低浮选效率。例如,云南某胶磷矿因磨矿细度不足导致精矿P₂O₅回收率仅65%;
其次,脉石矿物抑制难度大:白云石、石英等与磷灰石表面性质相似,传统抑制剂(如水玻璃)难以实现选择性抑制。贵州瓮福磷矿早期反浮选工艺中,因白云石抑制不完全,精矿MgO含量长期高于1.5%;
第三,浮选药剂适应性不足:现有捕收剂(如脂肪酸类)对细粒磷矿物的吸附能力较弱,且在复杂矿浆环境中易受pH波动影响。例如,湖南某磷矿在酸性介质中使用阳离子捕收剂时,精矿品位波动显著
第四,粗颗粒连生体回收率低:粗颗粒连生体因浮选动力学差异易损失于尾矿中。迪庆有色选矿厂曾因扫选设备效率不足,尾矿铜损失率高达15%。
诸多难题,有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办法吗?
可以尝试这样来操作:
1、以某沉积磷矿为例,可采用“粗磨双反浮选+再磨强磁选”组合工艺,通过粗磨优先脱除含镁矿物,再磨至-400目后反浮选脱硅,最终精矿P₂O₅回收率提升至80.04%,MgO降至0.98%;
2、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先用阴离子捕收剂正浮选富集磷矿物,再用阳离子捕收剂反浮选脱硅,精矿含量可得到大幅提升;
3、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10F磷矿反选捕收剂,对沉积变质岩型磷灰岩的反浮选均有较强捕收性和良好选择性,最大特点是低温性好。目前在云南南磷集团选厂、贵州同仁、抚顺等磷矿选厂使用,平均能提高3-7个回率。
LF-10F磷矿反选捕收剂系环化混合脂肪链有机盐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灰白色膏状,基本无味;有效活性达75%~85%,PH为9-10,易溶于水,环保产品,使用磷矿抑制剂,在微酸性矿浆下使用该捕收剂600g/t-1000 g/t,直接配成5%-10%的水溶液使用,对硅质、碳质脉石均有捕收效果。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