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泥质黄锑华矿因其资源价值和工业需求受到广泛关注。黄锑华是锑的重要氧化矿物之一,锑作为战略性金属,在阻燃剂、合金、半导体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高泥质特性的黄锑华因矿物嵌布复杂、表面活性低、易泥化等问题,成为选矿领域的重点攻关对象。
业内主要集中攻克哪些难题?
首先,矿泥干扰严重:高泥质黄锑华矿在磨矿过程中易产生大量次生矿泥(-10μm颗粒),导致矿浆黏度增加,气泡稳定性下降,矿物表面被矿泥覆盖,显著抑制浮选效率;
其次,药剂选择性差:氧化锑矿物表面亲水性强,传统捕收剂(如脂肪酸类)对黄锑华的吸附能力较弱,且易与脉石矿物(如石英、方解石)发生竞争吸附。此外,矿泥会吸附大量药剂,导致药剂用量增加(高达常规矿石的2-3倍),成本高昂且污染风险大;
第三,浮选流程适应性不足:现有浮选工艺多针对硫化锑矿设计,而黄锑华的氧化特性使其对浮选条件(如pH值、气泡尺寸)更为敏感。例如,碱性环境虽可抑制部分脉石,但会加剧矿泥分散,而酸性条件则可能溶解锑矿物;
第四,设备与工艺匹配性低:传统浮选机对高泥矿浆的气泡分散和矿浆稳定性控制能力不足,导致气泡-矿物碰撞概率降低。同时,脱泥设备(如旋流器)的分级效率不足,难以有效分离细粒矿泥。
有哪些办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吗?
可以尝试从药剂创新、工艺优化等方面加以优化:
1、采用“两段脱泥+多级浮选”工艺,首先通过水力旋流器脱除-20μm矿泥(脱泥率达70%),再结合选择性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凝聚微细颗粒,可减少矿泥对浮选的干扰,同时采用高频振动筛或倾斜板浓密机强化分级效率,对浮选回收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2、可采用“重选-浮选-浸出”联合工艺,先通过摇床回收粗粒锑矿物,浮选处理中细粒级,尾矿再以酸性浸出回收微细粒锑,重选预处理可降低浮选负荷,浸出补充回收难浮矿物,实验证明,综合回收率可达85%甚至更高;
3、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16S型氧化锑矿螯合捕收剂,有效活性可达80%~85%,用量在30g—60g/T,配合35T型金活化剂(30g-100g)效果更佳。
LF-16S型氧化锑矿螯合捕收剂系醌胍岐化络合因其特殊的孤对氮结构和高效的络合作用,浮选均有较强捕收性和良好选择性,呈液体油状,一定的味道,使用时配水3%或10%浓度,分段加入。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