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氧化钨矿物(如白钨矿、钨华等)因长期暴露地表或经风化作用,表面结构改变、吸附杂质增多,导致可浮性显著降低。其浮选技术面临多重瓶颈,主要难在哪?
首先,次生氧化钨矿物表面常覆盖铁锰氧化物、黏土或有机质,遮蔽活性位点(如Ca²⁺),导致常规捕收剂(如脂肪酸类、胂酸类)吸附效率低下。实验表明,污染层可使苯甲羟肟酸的吸附量降低40%以上;同时,反复浓缩和回水利用导致矿浆中积累Ca²⁺、Mg²⁺等离子,干扰药剂选择性;
其次,次生矿泥(-20μm含量>70%)易形成稳定胶体体系,包裹钨矿物颗粒,阻碍气泡-矿物接触,细泥吸附大量药剂,增加捕收剂用量(如油酸需增加30~50%),且泡沫稳定性差,精矿互污现象突出;
第三,白钨矿(CaWO₄)与方解石(CaCO₃)、萤石(CaF₂)等同属含钙矿物,表面化学性质相似。传统抑制剂(如水玻璃)对脉石矿物抑制效果有限,尤其在高钙矿浆中(Ca²⁺>200 ppm),抑制选择性下降50%以上。
基于上述难题,从浮选工艺、浮选药剂等角度入手,有什么办法可以加以改进呢?
1、针对细泥干扰,采用预富集-分级分选工艺,在粗碎段(-50mm)采用光电预分选,提前抛废30~50%,减少进入浮选的矿量40%,降低细泥生成量12%;再通过高频振动筛+絮凝沉降,筛分去除+0.3mm粗砂,减少过粉碎;
2、浮选流程再造:对于萤石段,可1粗3扫7精(组合抑制剂分段添加),对于钨段,可1粗4扫3精(中矿顺序返回),缩短流程30%;
3、萤石浮选段,加入草酸+水玻璃+铁铬木素+羧甲基淀粉(1:4:3:3),形成Fe/Cr-草酸聚合物选择性亲水化方解石;钨浮选段,加入水玻璃+硫酸铝(2:1),生成Al-Si胶体抑制残留萤石;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F-4L反选捕收剂,利用其对硅质、碳质脉石、含钙脉石的捕收特性,促进微细粒白钨矿的正向浮选达到预期效果。
F-4L反选捕收剂系异构化混合支链有机砜胍胺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淡黄色或黄红色油状液体状,微有酸味;有效活性达75%~85%,PH为6-7,易溶于水,环保产品,使用H3PO4作磷矿抑制剂,在碱性矿浆下使用该捕收剂200g/t-500 g/t,直接配成3%-5%的水溶液使用,对硅质、碳质脉石均有捕收效果。
本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