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氧化斑铜矿是介于原生硫化矿和次生氧化矿之间的一种过渡状态,这种特殊的“夹心”结构导致了其浮选中出现很多棘手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可浮性“高不成低不就”:矿石表面的氧化层亲水性强,会阻碍常规硫化矿捕收剂的吸附,导致矿物可浮性显著下降,同一颗粒上硫化部分与氧化部分并存,使得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变得不均匀且不牢固,在浮选搅拌和碰撞中容易脱落;
其次,“矿泥”的严重干扰:半氧化斑铜矿的矿石中往往含有大量极细的脉石矿物颗粒,这些矿泥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黏附在有用矿物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捕收剂发挥作用;矿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会无选择性地吸附大量浮选药剂,导致药剂用量急剧增加,使浮选泡沫变得黏稠、稳定,不利于精矿的输送和富集,同时降低了最终精矿的品位;
第三,与共生矿物的分离困境:半氧化斑铜矿常与黄铜矿、辉铜矿等其它铜矿物以及黄铁矿、方铅矿等共生,这些共生矿物的可浮性相近,使用常规抑制剂难以实现高效分离,容易导致精矿互含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有没有一些更好的办法可以逐步解决这些麻烦?
针对上述难题,发展了多维度创新技术,从表面改性、矿泥抑制等方面实现突破。
1、在浮选前通过水力旋流器等设备预先脱除部分矿泥,在浮选设备中创造“上升流”,托起粗颗粒,使其能与气泡充分碰撞;
2、强化硫化过程:对于半氧化斑铜矿,硫化钠的活化是关键步骤。研究发现,将硫化钠分点、分段添加(例如,一部分加入磨机,一部分加入扫选作业),并精确控制其用量与作用时间,能更有效地在氧化表面生成疏水性硫化膜,显著提升其可浮性;
3、采用异步浮选新工艺,先浮易选的硫化矿,再活化并浮选氧化矿/半氧化矿;
4、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DF388型氧化铜矿捕收剂,捕收力极强和良好选择性,有效活性达80%~85%,配合11、AT、35T型捕收剂(100g-200g)效果更佳。
DF388型氧化铜矿捕收剂系孤对氮结构的高效螯合作用,兼有气泡功能,呈油状液体,刺鼻性味道;用量在30g—100g/T,使用时配水3%或10%浓度,分段加入,浮选效果明显。
本网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