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锑铜银矿作为一种典型的多金属复杂硫化矿,其矿物学特性极为复杂,其浮选不少技术难点和技术瓶颈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类质同象替代普遍:铜、银、锑等元素常因离子半径和化学性质相近而发生类质同象替代,形成复杂的固溶体系列,导致矿物组成不稳定且物理化学性质变化大;
其次,大量有价矿物,特别是银矿物,常以微细粒包裹体形式散布在载体矿物中。研究发现,部分银矿物嵌布粒度甚至小于10微米,需要超细磨才能实现单体解离,但这又会加剧泥化问题;
第三,铜、锑、银矿物复杂共生,要实现单一精矿产品需要多段分离,而每段分离都会有金属损失,导致总回收率不高;且为了分离共生的硫化矿物,常需使用抑制剂和活化剂,但这些药剂之间可能发生相互抵消或交叉影响。
此外,微细粒矿物在浮选体系中存在强烈的交互影响,包括异相凝聚、表面转化等,这些作用会严重影响浮选选择性。

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尝试一些特殊处理方法:
1、通过系统的解离度分析,确定不同磨矿细度下各种矿物的解离行为,建立磨矿细度-解离度-浮选回收率的对应关系,为确定最佳磨矿细度提供依据;
2、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精确控制矿浆的pH值在有利于目标矿物浮选的范围内。研究表明,矿浆pH为7.0-7.5左右时,LF-35T型捕收剂对金银铜矿的捕收效果最佳;
3、采用分步异步浮选策略,根据不同矿物的可浮性差异,分阶段回收各有价矿物。例如,可采用“优先浮选银及银的载体矿物硫化铜矿—异步浮选氧化铜矿”的工艺流程,实现对不同可浮性矿物的针对性回收;
4、高效选择性浮选药剂是解决硫锑铜银矿浮选难题的核心,可加入中国选矿药剂网特别研制的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对于锑银矿等有较好的捕收性和选择性,与16型药剂配合金、银随铜上浮,一般富集比在15-25倍左右 ;在保证精品位上,平均能提高2-5个金属回收率。
LF-35T型金银铜矿螯合捕收剂系异构基团支链喹啉的同系物经多种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呈黄色粉状,微有苦味;有效活性达95%~98%,矿浆PH为7.0-7.5左右,不溶于水,用量为30g-80g/T;可溶解在10%的片碱水溶液中,再配水10%浓度使用。
本网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