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业硅期货窄幅震荡为主,现货价格小幅回升。一方面由于宏观方面情绪有所转暖,海外美联储议息会议偏鸽派表态,商品市场略有企稳;另一方面,北方环保检查影响部分供应,大厂报价相对坚挺。截至12月18日,主力合约收于13865元/吨,周环比下跌-0.07%。
分析认为,工业硅现货层面的利空影响在盘面上基本释放完毕。随着国内部分地区进入枯水期,工业硅生产成本增加,工业硅价格可能先抑后扬。
目前,西南地区进入枯水期。在电价上调完毕后,以水电生产硅的平均成本为1.55万~1.58万元/吨,因为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差异,工业硅价格有可能达到1.6万元/吨。据目前云南工业硅厂情况,电价上涨0.1元,工业硅生产成本将增加1300元~1800元/吨。10月份,国内工业硅产量为39.25万吨,环比增长10.17%、同比增长20.77%,但预计今年年内难以保持高增速。
综合来看,虽然西南地区的工业硅减产,但是北方产区的工业硅产量增加,将弥补西南地区工业硅产量的下降。但是,部分工业硅牌号的产品不容易形成替代(如北方以553#工业硅为主,而南方以421#工业硅为主),在产量变化的影响下,工业硅现货价格将出现分歧。当前,北方地区的工业硅成交较为积极,而南方地区的工业硅企业心惜货不出。近期,华东地区不通氧的553#工业硅与421#工业硅的价差为1250元/吨,价格分歧将持续扩大。
目前,国内硅的下游需求较为平淡。10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为14.3万吨,环比增长5.93%。硅料价格连续下调,复投料、致密料等硅料价格均下降60元~65元/千克,虽然该价格相对50元/千克的成本线仍有部分盈利,但光伏装机量存在过剩现象,需要关注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带来的需求负反馈,如果上述情况出现,将影响多晶硅对工业硅需求。
今年,工业硅总体表现为累库。截至12月1日,国内工业硅社会库存为37.6万吨,环比前一周增加0.4万吨。11月30日,工业硅仓单出现集中注销现象,根据广州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注销后,未出库的且生产(出厂)日期在90天以内(含当日)的可以重新申请注册”,共注销工业硅仓单18万吨,而重新注册的工业硅量只有10万吨,预计将有8万吨工业硅的交割品会流向现货市场。同时,贸易商出货421#工业硅可能会造成社会库存(统计口径包含交割库存与港口库存)整体去库。
从总体来看,西南地区工业硅企业仍然存在减产预期。新疆工业硅生产较为平稳。需求端虽未有明显的季节性恢复,但未有明显疲软的下游拖累消费。目前,工业硅价格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年内价格上涨的概率更高。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网、国海良时期货、兴证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