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间,中核钛白发布了关于实际控制人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内容显示,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中核钛白2023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违法等行为,中核钛白实控人王泽龙,以及券商机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一众对象合计被罚没约2.35亿元。
这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下发,表明中核钛白实控人,以及券商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的立案调查已经尘埃落地,前段时间笼罩在中核钛白看空的乌云以实控人、券商联合承担2.35亿元的方式烟消云散了,市场投资者“利空焦虑”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
2017年,1996年7月出生的王泽龙刚满21岁,就以35亿元财富跻身胡润百富榜,成为“中国最年轻亿万富豪”,一时间风头无两。2015年,其因刚成年便斥资超14亿元投资龙佰集团并净赚超13亿元,已被资本市场所熟知。如今,这位新晋“资本大佬”的“资本腾挪术”或许无法再“玩”下去了。
复盘看来,中核钛白被实控人和券商的违规转让被立案的“利空”坑了一把,并被市场“错杀”几乎两个跌停,然后在投资者“醒悟”,加上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公司回购等动作后又大幅回归。如今处罚尘埃落定,算是“利空”出尽。
如今监管部门立案调查真相大白,扫除了中核钛白头上悬着的乌云,仔细审视中核钛白未来成长空间到底几何?
从公司自身业绩来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公司营收入与净利开始增长好转。数据显示,2023年三季度、四季度,中核钛白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80亿元,13.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8495.01万元,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0.27%和222.57%,从第三季度中核钛白开始扭转了下滑的趋势。2024年一季度,中核钛白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增速达25.99%。
中核钛白连续3个季度净利润实现增长,业绩增长趋势明显增强。
中核钛白近年来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的战略手段,聚焦“资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业务板块,全面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绿色循环产业经济,不仅可以巩固钛白粉龙头地位,同时进军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市场,打造有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材料生产基地,通过产业链横向纵向一体化完成由单一主营产品的化工原料制造企业至多种主营产品的新能源材料供应商的转型升级,突破了传统钛白粉企业发展的瓶颈。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近年来,国内钛白粉产能快速扩张。在钛矿、能源等价格持续高企的情况下,海外巨头加快退出钛白粉市场,国内产品出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3年,钛白粉行业涨价函频发,叠加海外厂商退出,行业信心得到提振。2024年,国内涂料领域修复节奏以及出口海外持续增长预期的兑现值得重点关注。
来源:本网综合尺度商业、界面新闻、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