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期货价格在经历六月连续下滑后,已步入低位波动区间,近期供应端的波动信息难以对市场平衡造成根本性扭转,加之库存水平持续攀升,进一步压制了锂价上升的空间。至六月末,碳酸锂2407合约以8.76万元/吨的价格画上句点,半年间价格缩水幅度高达17.86%。
碳酸锂价格的下行趋势,并非孤立现象,而是与锂矿石、正极材料及电芯等产业链各环节价格的普遍下调相呼应。作为全球锂资源消费与进口的大国,中国虽在短期内面临部分企业库存贬值的挑战,但从长远视角审视,这一变化实则有助于削减整个产业链的成本负担,为锂电新能源产业的稳健前行注入活力,并惠及终端消费者。
锂电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源自终端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乘联会数据披露,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其中五月份产销量双双突破94万辆与95.5万辆大关,同比增速均超三成,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进入六月,中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更是实现了零售与批发销量的双重正增长,彰显了锂电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发展动能。
这一系列积极态势的背后,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持续助力与推动。政策的积极引导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的繁荣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正由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动实施,通过发放一次性定额补贴,激励个人消费者淘汰老旧车辆并转向新能源乘用车,此举不仅激活了汽车消费市场,还促进了车辆更新换代,对改善空气质量及优化汽车产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出口领域遭遇的壁垒不容忽视。美国对中国动力电池及零部件加征高额关税,欧盟亦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并征收临时税,这些贸易保护措施无疑增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本与市场风险,对出口市场造成冲击。
同时,锂电储能市场增速放缓也为锂盐需求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仍在增加,但增速的放缓揭示了储能市场发展的瓶颈与挑战。
展望下半年,碳酸锂市场的走势充满变数。从成本支撑角度观察,碳酸锂产量虽在回升,但下游需求却呈现季节性见顶态势。加之全行业库存水平持续攀升,无论是生产端还是需求端,库存积压问题均日益凸显,加剧了市场对未来走势的分歧。
尽管锂盐市场供需两旺,但需求的季节性见顶趋势削弱了上游原料的多头配置价值。在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探底至上市以来低位之际,产业链下游企业可考虑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卖出套期保操作,以锁定既有利润并有效对冲价格下行风险。
来源:新浪、方正中期期货、中国有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