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来,工业硅期现货市场因供需严重失衡而表现低迷:主力合约价格月内波动幅度高达1585元/吨,现货市场价格亦大幅下跌约1000元。供应过剩、库存积压以及成本降低是推动工业硅价格下跌的三大核心因素。
2024年上半年,工业硅市场的供需失衡问题进一步加剧。中粮期货化工研究员李强指出,尽管库存高企、利润微薄,但上游企业并未因此减产,市场供需状况未见明显改善。在工业硅产业中,电力成本占比约35%,对成本影响显著。尽管丰水季节水电供应恢复,但民用需求并未显著提升,导致成本端表现疲软。加之7月初市场对流动性收紧的担忧,价格随之走低。
当前,工业硅的社会库存总量高达45.5万吨,主产区样本工厂库存合计25.93万吨,交割库库存33.4万吨(含未注册仓单部分),港口库存则为12.1万吨。由于交割库库存暂时不会大量流入现货市场,加之工厂库存压力大、多晶硅需求持续疲软,预计工业硅现货价格后市存在进一步下跌风险。
成本支撑的基本逻辑在于商品亏损引发的供应端负反馈。极端情况下,价格跌破现金成本才可能触发供应量大幅减少。
对于8月工业硅市场行情是否见底,分析认为,当前上游生产利润不佳,若触发减产有望改善供需,因此8月份工业硅价格或触及底部。但中期供需格局仍偏过剩,预期价格走势偏弱。
工业硅期货价格要实现趋势性反弹,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基本面边际改善,二是现货价格上涨跟随。7月份,国内硅片排产量约为50GW,对多晶硅需求量约为15万吨。多晶硅月度供需基本平衡,库存去化难度大,预计7月、8月多晶硅排产量不会增加。在终端需求疲软和行业亏损背景下,有机硅行业也难以有效拉动工业硅需求。
工业硅基本面的边际改善可能仅能通过缩减供应量实现。目前,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北产区非自备电工业硅厂家成本高于西南产区,且西南大部分厂家已在5月份进行套保操作。现货价格进一步下跌后,预计西北地区高成本、前期未套保的厂家将最先减产。现货价格上涨的前提是需求回升,特别是四季度光伏装机大规模增加后,多晶硅排产有望好转。因此,短期内工业硅期货可能维持低位震荡,待西北厂家减产后,价格底部才会形成,预计在9月份可能出现趋势性反弹。
来源:银河期货、新华财经、中国有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