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4年以来,铅材料供应短缺的难题持续困扰市场,目前,这一挑战已波及铅锭生产环节,致使前9个月全国铅锭总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1.55个百分点,同时,再生铅的比例也下降至不足半数。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再生铅市场长期面临供不应求的困境,废旧电池处理能力远超其产生量,2024年,这一供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加之铅蓄电池出口导致的废料外流,促使再生铅领域的过剩产能逐渐淘汰。
SMM的调研结果显示,2024年上半年,国内众多中小型再生铅企业普遍陷入亏损泥潭,亏损状态已成为常态。在此背景下,老旧产能加速出清,新建产能的投产计划也不得不推迟,再生铅板块成为铅产量下滑最为显著的部分。
从供需结构来看,2024年国内市场铅价与伦敦金属交易所铅价的比值在上半年与下半年发生逆转,6月后,铅锭进口窗口开启,至7月,每吨铅锭的进口利润已逾千元。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铅锭进口总量达14.4万吨,同比激增331%。粗铅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料供应的紧张局面。预计2025年,铅精矿与废料等原材料的供应矛盾将有所缓和,但难以彻底解决,利润与产量之间仍呈现正相关关系。
需求方面,海外市场消费呈现出区域不平衡的特点,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美市场需求的下滑。在国内,汽车及电动自行车的高保有量构成了消费的基本支撑,而“以旧换新”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提振了铅蓄电池的配套需求,叠加储能消费的逐渐增加,终端消费展现出较强的韧性。
冶炼方面,原生冶炼厂经营模式调整后,电解铅产量的刚性指标影响减弱。考虑到新增项目与技改项目的投放以及原料供应的边际回升,电解铅产量同比增长了2.8%。再生铅冶炼厂则仍处于投产周期中,受原料供应紧张的制约,新增项目的兑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时,利润波动与环保要求也对产量的释放构成障碍,预计再生铅产量增速仅为1.24%。
近两年来,原料供应端的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且铅消费领域亮点匮乏,铅锭供需矛盾持续僵持。预计2025年,国内铅市的波动幅度相较于2024年的剧烈波动将有所收窄。与2024年铅价逆消费季节性上涨相比,2025年需重点关注季节性消费周期的恢复情况。若铅消费持续低迷,将意味着废料供应仍存在局限性,进而制约再生铅企业的新建投产与日常生产。
来源:中国有色网、新浪财经、同花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