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6日的数据显示,国内铝下游加工行业的周度开工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达到63.4%,与去年同期持平,但相较于2022年和2021年同期则有所不及。铝型材领域因建筑订单减少而显著受挫,开工率大幅下滑。铝箔行业则遭遇了退税政策取消和行业淡季的双重夹击,订单量急剧减少。
相比之下,铝板带行业表现较为稳健,部分企业订单依然饱满。铝线缆行业则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受政策推动电网订单增加的影响,部分企业正全力冲刺以确保年底前完成出货。然而,随着春节脚步的临近,预计铝加工行业的开工率将进一步走低。
受即将出台的政策影响,11月份国内铝材出口出现了“抢出口”热潮。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1月,我国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达到66.9万吨,环比增长15.3%,同比增长36.6%。但预计随着12月份新政策的落地,铝材出口数据将有所回调。
2025年1月,特朗普将正式入主白宫,市场普遍预测,美国将实施新一轮的关税政策。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提出,可能对所有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近期,他又进一步表示,将对从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并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若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铝材出口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11月份,氧化铝价格持续攀升并创下历史新高,导致国内电解铝企业的成本再度攀升至新高。而电解铝则呈现出弱势震荡的态势,全行业利润大幅缩水。
在供需双方均表现不佳的背景下,成本因素成为了支撑铝市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当全行业平均利润持续收窄,亏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时,成本因素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氧化铝的期限结构呈现出近强远弱的特征。因此,未来电解铝的成本存在下降的可能性。
总体来看,当前正处于淡季效应与出口下降预期叠加的时期,需求疲软成为拖累铝市的主要因素。尽管成本因素提供了支撑,铝市并未出现大幅下跌,但一旦成本出现明显下降,铝市或将继续向下调整。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