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2024年,铝土矿市场展现出微妙的平衡态势。一方面,我国铝土矿企业的复苏步伐显得迟缓,导致铝土矿现货市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几内亚铝土矿的出口虽已逐步恢复,但受多重因素制约,其增量并未达到市场预期。
从海外关键港口的铝土矿出货量来看,现已大致恢复到几内亚雨季前的常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铝土矿供应的紧张局势,促使氧化铝的现有产能利用率逐步攀升,铝土矿与氧化铝之间的供需矛盾有所减轻。
展望未来,受国内铝土矿品位下降及资源枯竭等因素制约,产量增长面临挑战。而海外市场则高度依赖几内亚铝土矿,预计其产量将持续增长。据SMM及几内亚地矿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和2025年几内亚铝土矿的增量将分别达到1862万吨和2400万吨。目前,几内亚多家企业如CBG、Elite、Dynamic Mining等正在积极扩大现有矿山规模或新建矿山。
然而,海外国家的政治局势不稳定、雨季影响以及海运问题等,使得铝土矿供应的稳定性受到挑战。未来,铝土矿在铝产业链中的定价影响力将逐步增强,进而对下游氧化铝的产能利用率和实际供应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铝土矿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广西、河南、贵州和山西四地的储量占全国总量的九成以上。按当前消耗速度计算,广西和河南的铝土矿可采年限均不足十年,而山西更是不足三年。2024年,国家多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规范矿山开发与生产,安全与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导致山西、河南等地的铝土矿产量有所下滑。在政策收紧的背景下,新矿山的建设进度、老矿山的复产以及后续产量的释放均面临不确定性。
在铝土矿的依赖度上,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山东、重庆、河北等地的氧化铝企业完全依靠进口矿石,占比高达百分之百。而贵州和云南的氧化铝企业则主要依赖国内矿石。尽管山西、河南和广西仍以国产矿石为主,但自2017年以来,为确保原料供应,河南和山西的氧化铝企业已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以适应进口矿石。目前,这两地进口矿石的使用比例已超过三成五。
数据显示,我国氧化铝的已建成产能为10502万吨,实际运行产能为8845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4.37%。国内外均有新增氧化铝产能,海外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但受当地电力供应不足影响,投产时间可能推迟。国内新增产能则主要集中在广西、河北、山东等地,远期规划产能较大,内陆地区高成本产能可能逐步退出市场。预计至2025年,氧化铝产量的增速将在6%~7%之间。未来氧化铝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仍取决于铝土矿整体供应能否保持稳定和充足。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广州期货、中国有色金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