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钛矿市场终于结束了此前的下滑趋势,显现出企稳的迹象。这一变化背后,大型矿山削减了原矿的供应,直接导致了钛矿产量的缩减。至12月末,中小型矿业企业重拾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决定不再接受低价订单,市场气氛有所回暖。
在进口钛矿领域,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趋势。桑比克与肯尼亚等国的钛矿价格维持了相对稳定,而越南方面则因出口配额的用尽,进口量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尼日利亚与塞拉利昂等国的钛矿进口量却出现了显著的上升,共同推动了中国钛矿进口总量的持续增长,部分进口商的钛矿库存也因此较为充裕。
与钛矿市场的企稳不同,高钛渣市场迎来了复苏的曙光。其市场回暖的主要驱动力是前期低价导致的供应短缺。尽管价格有所回升,但高钛渣仍面临成本高于售价的困境,国内的高钛渣企业仍承受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与此同时,海绵钛市场也在逐步调整中实现了供需的平衡。此前,由于海绵钛价格过低,企业面临产品价格倒挂的挑战,此次涨价的决心显得尤为坚定。面对涨价,部分下游企业选择持币观望,同时消化库存;而另一些企业则接受了新价格,进行了采购。这一系列动作使得海绵钛市场的库存有所减少。
进入2025年1月,国内钛矿市场以稳定为主旋律。从供应端看,国内大型矿山通过控制原矿的外售量,进一步减少了钛矿的供应量,使得供应端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从需求端来看,下游市场的低迷以及部分企业的停产放假,导致需求端同样处于低位。因此,1月份的国内钛矿市场预计将呈现供需双低的微妙平衡状态,产品价格难以出现显著波动。在进口矿方面,由于国外矿山价格稳定,进口矿商在售价上的调整空间相对有限。目前,国内中低品位钛矿供应充足,而高品位钛矿则相对稀缺,因此高品位钛矿的价格将更为坚挺。
这一系列市场动态也影响了钛白粉市场,使其继续保持低迷状态。尽管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停产,但这并未足以改变市场的供需格局。下游用户对钛白粉的采购依然保持谨慎态度,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采购订单。按照往年的经验,春节前部分下游用户会开始备货以拉动市场,但今年低迷的市场氛围可能会削弱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
来源:中国有色网、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报告大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