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结束了持续数月的去化周期,转而步入累库通道。虽然铝厂普遍提高了铝水直供比例,减少了铸锭量,且终端铝消费整体未现显著萎缩,但当前库存水平仍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约四成。展望后市,在供应端保持稳定、进口补充持续以及季节性需求走弱的多重作用下,社会库存的累积趋势预计将在短期内延续。
回顾库存变化,6月下旬成为关键转折点。此前自3月开始的去库态势被打破,库存首次出现累积迹象。进入7月,库存呈现波动但整体向上的态势,截至7月24日升至45.1万吨,同比降幅收窄至37.62%。支撑供应端的核心因素是行业维持着高利润与高开工率。目前国内电解铝建成产能已接近4506万吨的“天花板”水平,产能运行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的高位。
与此同时,原铝进口持续放量,成为供应端的重要补充。进口维持高位的原因多样:国内产能利用率已近极限,新增及复产产能释放的铝锭增量有限;海外部分区域供应宽松;国内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需求对铝消费的拉动作用明显;加之进口窗口时有开启带来套利机会。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对俄铝的制裁扰动了全球供应格局,促使更多俄铝流入中国市场,且其中相当部分直接对接下游终端用户,绕过了中间贸易环节,这客观上减缓了铝锭的显性消耗速度,成为社会库存累积的一个结构性因素。
然而,需求端正面临传统淡季和高铝价的双重压制。铝价自5月中旬以来持续在2万元/吨上方高位震荡,受美国关税政策、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国内政策刺激及前期去库支撑等多重因素影响。高企的原料成本令下游企业采购趋于谨慎。6-7月本就是消费淡季,终端需求走弱迹象明显。
综合供需两端来看,铝厂生产积极性高企,铸锭量预计将小幅回升,进口补充持续,而终端及加工环节的需求在淡季叠加高铝价背景下持续承压,导致库存消化阻力重重。
展望8月,电解铝社会库存的累库态势大概率延续。供应方面,在可观利润驱动下,铝厂高开工率(预计>95%)将维持,整体供应呈稳中有增之势。宏观层面,美国政策动向、美联储利率路径以及国内“反内卷”导向、大型基建项目(如雅江水电站)推进等,预计将继续支撑市场情绪,铝价大概率维持高位震荡格局,这对下游需求的抑制作用短期难以消除。
因此,预计8月社会库存将持续累积,库存高点可能接近55万吨水平。当然,局部物流发运等因素可能导致库存出现阶段性下降。随着库存的不断攀升,其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逐步减弱,未来铝价走势将更多由宏观预期和实际需求驱动。铝价重心存在小幅回落的风险,下方关键支撑位可关注2万元/吨关口。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富宝资讯、中国有色金属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