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以来,碳酸锂市场再度成为焦点,经历了一轮显著的波动行情。七月初,包括碳酸锂在内的多种超跌大宗商品在市场情绪推动下触底反弹。随后,焦点迅速转向上游锂资源供应环节,江西宜春地区的锂矿储量核查、部分主要厂商的停产检修消息相继传出,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的锂云母矿暂停开采,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神经,推动期货价格一度逼近每吨九万元关口。然而,喧嚣过后市场终将回归理性,随着国内碳酸锂产量在经过短暂回调后重回增长轨道,实际供需状况并未如预期般紧张。
当前正值锂电池材料生产的传统旺季,通常八月至十一月期间的生产活动较为集中,这对应着对锂盐需求的年度高峰。在此背景下,碳酸锂市场的基本面有所修复,现货供应不再宽裕,为价格提供了较强的底部支撑。供给方面,八月初宜春锂云母矿停产导致当地提锂月产量显著下降,尽管进口锂辉石到港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弥补,但九月份国内整体碳酸锂产量预计与上月基本持平。
需求侧则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中国与欧洲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持续发力,中美两国储能市场需求加速扩张,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进程超出年初预期。国内数据尤为亮眼:前十个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同比增幅超过五成;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累计销量同比增速超过三分之一,新车销售渗透率已突破45%大关。
市场库存的变化同样印证了供需格局的转变。九月中旬的行业数据显示,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连续数周下降,特别是上游生产厂家的库存同比大幅减少逾三成,表明市场上可自由流通的现货资源趋于紧张。尽管总库存水平仍略高于去年同期,但表观消费量的增速更快,使得库存消费比得到明显修复。
展望后市,多空双方资金在当前价位均表现谨慎,市场正在等待新的方向性指引。短期来看,国内需求维持高位,下游企业在国庆假期后存在补库需求。在江西关键矿山明确复产之前,国内现货市场预计将维持偏紧格局,价格底部支撑较为牢固。然而,上游资源供应的持续性仍存变数:宜春地区多个矿山的储量核实报告审批进展、龙头矿山复产的具体时间表、以及非洲等地矿产资源运输和盐湖项目面临的环保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未来供给预期的关键变量。
综合各方预测,2026年全球锂市场可能仍将呈现小幅过剩格局,这对中长期价格上行空间构成压制。未来,资源端的意外扰动很可能仍是推动价格阶段性上涨的主要动力,而需求端则需密切关注各国宏观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实际拉动效果,例如欧洲日益严格的碳排放法规正在倒逼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这将直接影响全球锂需求的兑现节奏与强度。
来源:本网综合中国有色网、中国有色金属报、五矿期货、和讯网